聯絡我們
所辦公室 / 博物館學組 行政助理|洪蕙妤 電話|06-6930100#2641 傳真|06-6930471 信箱|em1832@tnnua.edu.tw 位置|圖資大樓後棟1樓 |
所辦公室 / 古物維護組 行政助理|邱郁雯 電話|06-6930100#2670 傳真|06-6930521 信箱|em2601@tnnua.edu.tw 位置|古物維護組大樓1樓 |
廖凰玎 兼任助理教授
兼任助理教授
學 歷 |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教育法律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士
|
現 職 |
文化藝術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文化理論、文化政策專題研究) 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藝術與法律) 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系兼任助理教授(藝術法律)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文化政策專題研究) 全國性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理事長 台灣視覺藝術協會常務監事 國立歷史博物館文創業務審議委員會委員 國立故宮博物院「政府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 新北市美術館第一屆監事
|
經 歷 |
民國84年法制高考任職公務員 苗栗縣政府法律扶助律師顧問 苗栗縣政府身心障礙者推動小組委員 苗栗縣政府身心障礙外聘督導 新竹市政府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 新竹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法中心法律諮詢顧問 新竹市政府身心障礙者推動小組委員 新竹市婦女社區大學法律課程講師 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法治教育課講師 全國性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發起代表人 全國性社團法人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發起人 全國性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秘書長(2011-2020.9) 全國性社團法人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文化治理與策專題、文化法規、著作權法、藝術法規) 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文化資產議題與法規) 文化部第三屆博物館評鑑委員 文化部第六、七屆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委員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法律顧問 國立歷史博物館文創業務審議委員會委員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5G博物館建設計畫」線上線下展示跨館合作專案法律顧問(2011-2022) 國立故宮博物院106年度智慧財產權授權及權利侵害救濟法律諮詢專業服務案招標評選委員。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105年度文化創意產業輔導陪伴計畫」專家顧問。 國立故宮博物院內容公共開放專家會議之專家委員,2016。 文化部「南向政策文化交流」專題諮詢會議之專家,主辦: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四所,2016。 文資局文資中心「臺灣文化資產成立信託機制之可行性評估研究」案期初審查委員,2017。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內外博物館專業資訊彙蒐」案(委託單位:文化部)專案法律顧問,2018。 2019台灣經濟研究院「文化部108-109年文化產業趨勢、統計調整」計畫顧問。 2019中華經濟研究院「文化部107、108年度國際經貿諮詢及學術網絡計畫」諮詢專家。 2020文化部委託台經院「國際及兩岸文化資訊平臺」案之專家顧問。 2021 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建設 5G 行動博物館之跨館合作計畫」前期規劃專案法律顧問。 2021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家文化記憶庫2.0計畫專案推動中心」勞務採購案採購評選委員。 2022蘭陽博物館「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OT 案」評選委員 2011-2022博物館學季刊審稿。 2023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臺灣圖書折扣秩序議題─現況、問題及建議因應策略」採購案評選委員 台北國際藝術村進駐藝術家(2022-2023) 2024-2025 國家太空中心法律顧問團成員 新竹縣文化局法律顧問(2023-2024)
|
研究與專長領域 |
文化資產保存政策與法規範 文化政策與治理、文化理論 文化藝術與法律之跨域研究與實務 文化法 藝術法規與契約 數位典藏、加值應用及授權 美術館博物館等文教機構策展與法律
|
相關著作 |
專書 《文化優先的時代– 臺灣文化法》,作者:廖凰玎/主編,出版者: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 出版日期:2017/7. ISBN:9789869501002.
博士論文 《古蹟保存的文化權利》。2019。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本論文獲文化部109年度博士論文獎助。 1.《論博物館數位典藏圖像授權法律關係-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24卷第2期博物館季刊,2010。 2.碩論《數位典藏圖像授權利用之法律議題與博物館政策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本論文之研究榮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99年度文化資產相關學位論文獎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教育法律研究所,2010 3.《論「教育推廣、學術研究」使用故宮數位典藏圖像收取權利金之適法性》,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教育法律研究所學會電子報試刊號。 4.《淺論都市治理之法規與政策-以臺北市街頭藝人為例》,發表於「2011文化的軌跡:文化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2011。 5.《文化權利立法之研究初探》, 發表於「2012文化的軌跡:文化治理的想像與實證」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2012。 6.《文化法規與文化治理之思維的轉變》,發表於「2014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不。爽。文。化」學術研討會,文化研究學會,2014。 7.《消失的客家方言島—雲林縣崙背鄉「詔安客語」》, 發表於「2014文化的軌跡:文化治理,Who Benefits?」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2014。 8.《消失的客家方言島—雲林縣崙背鄉「詔安客語」》,收於〈臺灣文化權利地圖〉,劉俊裕,張宇欣,廖凰玎/主編,巨流出版,2015。 9.《文化治理思維之轉變與文化法規之變遷》,〈思與言〉「治理研究的崛起」專號(研究紀要),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第52卷第3期,2015。 10.《文化不缺席的未來》計畫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評析,【國際專文評析】台灣文化政策學會,2015。 11.從新瓶舊酒的紙上變革逃脫?《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法在即,今藝術,306期,2018。 12. 《奧地利與日本建交150周年展—看古典維也納如何華麗轉身新時代》,文化部博物之島,2020。 13.《私人博物館的多樣性對應博物館法的適用性,從規範件與定義來淺談》,博物館簡訊第98期:私立博物館申請設立登記專輯( 2021)。 14.《我國博物館相關法規的演變與分析―從社會教育法到博物館法》,博物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 博物館與公共政策,出版社:藝術家出版社( 2022)。 15.《文化基本法在文化近用、文化平權等文化民主的內涵與未來的影響》,發表於「參與、合作、近用、平權:2022博物館文化民主」國際研討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等主辦,2022。 16.《文化基本法與文化永續發展》,發表於「2022 年文化的軌跡: 藝文生態平衡:永續發展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2022
|
相關研究計畫 |
2015文化部「文化影響評估政策先期規劃研究」兼任研究員(2015.10-2016.11) 2016文化部「推動文化基本法立法策略規劃案」協同主持人 2017文化部「研修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暨研擬授權法規命令計畫」協同主持人 2017文化部「推動藝文採購革新策略規劃案第一期」協同主持人。 2018文化部「推動藝文採購革新策略規劃案第二期」協同主持人。 2019、2020文化部「我國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非典型勞動條件型態委託研究案」(台灣經濟研究院受託執行)兼任副研究員。 2020文化部文資局「文資法令教育訓練研習暨文資審議操作手冊」協同主持人。 2020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不義遺址保存法制研究與協商策略研議案」主持人。 2022文化部「文化權利入憲策略規劃及建議」主持人。 2024國立歷史博物館「公有文化創意資產圖像使用收費規定」分析評估案主持人。
|
籌辦公共論壇講座 |
1.「揭開文化基本法的面紗—藝術自由不自由」公民論壇,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2012。 2.【文化藝術與法律】系列講座活動,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 2012。 3.『我們如何看待文化?國家如何定位文化?!』-國家文化經濟論述定位論壇,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2013。 4.「誰的文化基本法?你的文化權利足爽了嗎?」,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2013。 5.「文化基本法:公民開講」,辦單位: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論壇、臺灣文化法學會,2014。 6.『古蹟:「公共性‧財產權」 & 「博物館法草案」雙論壇』,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2014。 7.「台北市民文化宣言公民論壇」,主辦單位:文化元年、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2014。 8. 「我國文化政策與文化法規之回顧與展望」系列講座(12場次)。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2015。 9. 「法國文化地方分權(Décentralisation culturelle)」 10.「法國原住民族法制--新喀里多尼卡納克族之挑戰」 11. 台灣文化治理新模式?公民參與文化政策的常設機制為何?,共同合作單位:臺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臺灣文化法學會、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台灣文化無國界協會,2017。 12. 韓國經驗與文化立法,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2017。 13. 藝文勞動權益與就服法,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2017。 14. 藝術經紀合約—空場藝術健診中心,主辦單位:空場藝術聚落,協辦單位:臺灣文化法學會,2017。 15. 臺灣文化法學會「2018著作權系列」,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2018。 16.「數位典藏授權講座與工作坊」,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合辦單位: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2018。 17.策展【臺灣文化法學會進駐詔安40藝文基地暨「春暖花開」野鳥攝影展】,2019。 18. 2019 【詔安40藝文基地系列活動】5/5「我的博物館經驗」前史博館館長張譽騰小型迷你分享,2019。 19.「藝術家的權益保障與社會定位 - 德國經驗分享」講者:鄭安齊、廖凰玎。主辦單位:臺灣文化法學會,協辦: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2020。 20.「台灣藝文暗黑生態系-著作權與剽竊論壇台灣藝文暗黑 21.「文化藝術工作者及事業著作權辦法草案座談會」臺灣文化法學會、台灣視覺藝術協會、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三個公民團體組織所共同主辦。籌辦與擔任主持人。20210918。 22.舉辦「藝文產業及工作者的法律與實務工作能力之提升培訓- FUN 契約 & IP工作坊/8場次」(文化部補助)2022
|
進駐國際藝術村 |
2022-2023獲選進駐台北國際藝術村,推動文化藝術與法律結合的研究、實務工作坊、跨域人才培育(藝文法律)、提供跨域諮詢服務。
|
籌組律師團,創辦藝文法律諮詢服務
|
「文化藝術工作者免費法律諮詢」創辦與執行,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文化法學會,2017-2021。
|
文化藝術法之講座與分享 |
1. 視盟x學學「視覺藝術經理人養成班」 -「藝術中的法律問題 - 台灣當代文化法規概述」課程講師(2014、2016、2017、2018) 2. 「台灣文化法的發展」,臺北大學法律學院,2015。 3. 「異域間隙:文化空間的再想像」文化政策論壇與會講者,主辦單位:藝域、台大普普音樂社,2016。 4.歷史建物的保存與相關法令-從臺灣文化法發展來觀看《文 5.2018藝術契約校園巡迴講座暨推廣活動 (台中、台南、台 6. 遠雄人文博物館「藝術契約面面觀」講座,2018。 7.臺灣文化法學會「2018著作權系列-數位典藏工作坊」。 8. 數位典藏授權工作坊,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2018。 9. 新北市私立復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著作權授權契約」講座,2018。 10.「臺灣文化法發展簡史與脈絡」,2019,臺灣文化法學會進駐詔安40藝文法律交流基地開幕講座。 11.東吳大學法律系「畫廊與藝術的法律」講座,2019。 12.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數位典藏與法律」講座,2019。 13.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系學會「法律人的藝軍突起,文化基本法的突圍攻略」講座,2019。 14.南藝大文博學院亞太文化資產研究中心【文化基本法— 過去、現在、未來】專題講座,20200603。 15.巨流麗文出版社「正確的出版著作權觀」講座,2020。 16. 2020「新北市私立博物館論壇-博物館公共化的進程」與會專 17.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系「藝文採購與著作權的約定」講座,2020。 18. 2020台北藝博會「後疫情時代-經濟與藝術產業」講座主講 19. 2020 科技部人類學及族群研究學門成果發表會議「原住 20.東吳大學法律系「文化基本法之推動與制訂定經驗分享」 21.「台灣藝文暗黑生態系-著作權與剽竊論壇」,臺灣文化法學會、台灣視覺藝術學會、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共同舉辦,主持及與談者,20201213。 22.國家人權博物館「藝文創作實務及相關爭議」演講, 23.「解讀文化藝術工作者及事業著作權辦法草案」主講者, 24. 「2021台灣當代一年展線上展_主題講座:藝術與法律」講師,台灣視覺藝術協會主辦,20211009。 25. 「視覺藝術工作者不可不知的文化立法—個研台師大藝術典藏的運用與其所面臨的法律議題」講師,師大美術系,20211020。 26. 「表演者勞動權益講座」與談人,主辦單位:黃翊工作室+,20211107。 27.「從歷史遺跡,看見被遺忘的記憶—不義遺址於轉型正義背後的價值,及相關法律動現況」二二八史蹟導覽暨人權講座,20220109。 28.「 FUN 契約 & IP」手作 . 角色 / 扮演 . 情境 . 工作坊(全台巡迴/9場次)2022。 29.「文資審議法制與司法實務訴訟案例」,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文創產業與管理」學程,20230329。 30. 「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修正」對藝文生態的重大影響,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20230524。 31.「藝文採購驗收著作權約定以紀錄片為例」,新竹縣文化局主辦,20231024。 32.「公務員如何適應法律相關規定的法務能力」,雲林縣崙背鄉公所,20231110、20231218。 33.國立中興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前瞻研究中心、法律專業學院「《興文化論壇:文化永續的法律實踐》座談會」,20231212。
|
國際交流
|
與法國里昂國家戲劇中心總監 Joris Mathieu &法國派駐在台灣文化部的顧問Claire葛蕾女士,「Q1.Mission & financial statement ?Q2. intermittent du spectacle(間歇性藝術工作者條款、失業津貼制度」交流討論,2019。
|